HomePod是蘋果旗下的智能音箱產品,發(fā)布至今該系列推出過兩代產品。與此同時,有傳言稱蘋果目前正在積極開發(fā)多款HomePod智能音箱的原型,原型其中的一部分將會搭載LCD液晶屏,帶有顯示功能。
近日網上曝光了這些原型之一的照片,上圖新HomePod原型機帶液晶顯示屏,9to5mac稱可以證實這些照片來自真實的原型機。
這是一種選擇,蘋果給出了答案。由此我們來說說LCD。
LCD被廣泛應用數十年,如今仍然占據全球顯示應用的主導地位。當前,各種新型顯示技術不斷涌現,但LCD一次又一次刷新自己的顯示性能:屏幕越來越薄、重量越來越輕、尺寸越來越大、顯示性能越來越好,LCD仍是當之無愧的性價比之王。
一、LCD未來市場空間有多大?
LCD未來市場空間還有多大?身處行業(yè)的從業(yè)者開始審慎思考LCD面板產業(yè)的長線價值。我們認為:在未來的5~8年,LCD面板仍將是顯示產業(yè)的主流技術產品;而且,LCD面板的周期屬性正在減弱。
二、國內企業(yè)份額增至七成 周期性減弱
韓國、日本面板廠相繼停產LCD的最直接影響是,產能迅速向國內企業(yè)集中,進一步強化了中國大陸面板廠的話語權。
在顯示器面板領域,中國大陸面板廠占據優(yōu)勢份額。從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高刷新率液晶顯示器面板出貨量來看,中國大陸前兩大面板廠的市場占有率合計過半。
面板產業(yè)是典型的強周期性行業(yè),面板價格及產能產量會隨著市場供需發(fā)生周期性的起伏波動,產能過剩→價格下跌→企業(yè)減產→價格回升→企業(yè)擴產。
如今,產能迅速向頭部企業(yè)集中的結果是,國內頭部幾家面板巨頭對LCD整體產能和供給的把控能力進一步增強,業(yè)內普遍認為,這將會讓LCD行業(yè)的周期性和波動幅度減弱,面板巨頭的業(yè)績波動也會相應減少。
目前,中國大陸已全面確立全球LCD面板的霸主地位。2023年年中,國內面板巨頭已形成較成熟的以銷定產的市場導向模式。
以前面板廠往往是滿產滿銷,因此市場表現不好時,只能降價。但如今產能集中到幾家國內面板企業(yè)后,容易形成共識,進行以銷定產,就是通過稼動率的調整來控制和影響價格的波動,所以去年10月份有一次短暫價格上漲,今年2月份開始,主力尺寸的面板價格出現大幅上揚。
2022年10月和2023年2月兩次面板價格上漲,都是面板廠通過控制稼動率來調節(jié)面板價格波動的成功的嘗試。
面板廠認為,接下來在繼續(xù)調控稼動率,按需求生產的策略下,電視面板價格仍有望維持上漲動能。而顯示器和筆電面板方面,據研究機構預計,顯示器面板仍有漲價空間,部分筆電面板仍將維持微幅漲勢。
三、LCD仍將是顯示產業(yè)的主流技術產品
近幾年在MiniLED背光等技術的加持下,LCD的顯示性能有了顯著提升,相比OLED等,性價比具備很大優(yōu)勢。
1、從市場的供需層面來說,未來市場對LCD的需求依然穩(wěn)定。
首先,占據顯示面板出貨面積的70%以上的電視未來將穩(wěn)定增長。中美等電視市場的大尺寸化發(fā)展迅速,帶動全球面板的大尺寸化加速增長。數據顯示,2022年,美國電視市場的平均尺寸為51.4英寸,而中國平均尺寸最近已突破60英寸。
其次,商用及公共信息顯示的多個領域,短期來說,預計2024年LCD商用顯示屏需求將增長至少10%。長期來看,人工智能(AI)快速發(fā)展,將帶動作為人機交互界面的面板業(yè)務穩(wěn)定增長。
2、從技術取代的層面來說,LCD的市場基本盤依然穩(wěn)固。
據研究機構認為,在顯示器、電視等大尺寸顯示應用上,OLED不具備優(yōu)勢,LCD將在未來5~10年內仍是市場主流。OLED則主要在小尺寸領域上發(fā)展。
在電視領域,2022年LCD出貨面積占比高達96%,占絕對主導。OLED受限于自身高成本、低良率等因素,加上差價巨大,目前僅用于眾多電視品牌的少量機型,銷量有限。
在顯示器領域,2022年,全球LCD顯示器出貨面積為2655萬平方米,占比高達99.8%,OLED顯示器占比僅為0.2%。至少未來3年,顯示器的主要演變方向將以Mini
LED背光的LCD顯示器為主,而非OLED。
而在筆記本和平板電腦領域,2022年,全球LCD面板在整體出貨面積的占比達97%,OLED出貨面積占比僅3%左右。性價比不足,是OLED滲透率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。
基于柔性、色彩、對比度等方面優(yōu)勢,現在OLED對LCD形成較大威脅和替代的是中小尺寸面板的手機領域。目前全球手機的旗艦機型基本都用上了OLED屏幕,不過LCD面板憑借成本優(yōu)勢,仍能守住部分中低端市場。
目前,面板顯示技術有LCD、OLED、Mini LED、Micro LED等,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。而全球面板巨頭對這些路線多是全面布局。
據研究機構認為,從技術特性、技術突破、以及產業(yè)鏈瓶頸來看,Micro LED的發(fā)展機會有可能超越OLED,成為應用更廣的顯示技術。不過,由于技術、成本及供應鏈的不足,Micro LED離大規(guī)模商業(yè)化還有較長距離。為此,未來相當長時間內,LCD液晶顯示屏仍是市場主流,OLED和MicroLED構成的替代風險預期可控。
在線客服
服務時間:9:00-18:00電話
+86 18606862091
微信
關注微信公眾號
郵箱
markting@san-star.com